未覺三夏盡,時序已新秋。卓尼縣納浪鎮納浪村的田間地頭,麥浪流金,蔬菜飄香,菜農們正在忙碌地將一顆顆娃娃菜采摘下來并裝進農用車。
據悉,2022年納浪鎮納浪村、羊化村、溫旗村3個種植基地,共種植高原夏菜500畝,均可實現一年2茬種植采收,目前第一茬高原夏菜采收已接近尾聲。
近年來,卓尼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五無甘南”建設成果,大力開展“五個萬畝”培育行動,以卓尼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和卓尼縣生態農牧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為平臺,以卓尼縣西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在納浪、木耳、喀爾欽、扎古錄等洮河沿岸7個鄉鎮建設高原夏菜種植基地,運用“公司+基地+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洮河沿岸群眾參與高原夏菜種植,2022年,全縣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4000畝,種植品種包含娃娃菜、西蘭花、紅筍、松花、棒菜、芹菜、豌豆、紅心蘿卜等,畝均收入3000元以上。
豐收的喜悅激蕩著山谷,拖拉機“突突”地忙碌著將菜農收好的娃娃菜、西蘭花、紅筍運往倉庫,由專業的打包人員完成包裝、貼標、裝箱,進入冷庫短暫儲藏后運往全國各地。
包裝員王雪告訴記者:“我和我老公是和同鄉們一起從貴州過來的,干了有兩個月了,我們是專門做這個蔬菜的包裝,計件算工資的,兩個人一天可以掙個300到400塊錢,疫情期間,工作不好找又不穩定,這算很好了。”
采摘蔬菜期間,平均每天有近百名菜農到基地務工,旺季時更是多達120余人,她們大都是附近村里的留守老人或婦女,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同時,卓尼縣西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周邊的散種戶所種高原夏菜進行統一收購、統一銷售,使菜農們無后顧之憂。
卓尼縣西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彥娃:“我們今年第一茬采摘了近1萬噸的高原夏菜,主要銷往廣州、深圳、武漢、長沙、成都、西安、蘇州、杭州等地方,由于咱們甘南自然環境好,再加上使用有機肥,綠色、原生態的口碑下,蔬菜很受當地市場歡迎。”
疫情期間,卓尼縣的高原夏菜也帶著同氣連枝的深情厚誼支援兄弟縣市,分別向夏河、瑪曲、廣河、東鄉、康樂縣捐贈高原夏菜各20噸,幫助兄弟縣市度過難關。
卓尼縣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以及“五無甘南”和“十有家園”的創建,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域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競爭優勢。卓尼縣高原夏菜與南方蔬菜相比,具有品質優勢,每年7至9月產品主要銷往武漢、成都、廣州等一線城市,外銷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從地理和氣候資源來看,卓尼縣海拔高,夏季氣候涼爽,病蟲害發生少,成為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的主要產區;從市場潛力看,優質蔬菜已“走出去”,實現穩定增長,具有明顯優勢和發展潛力。高原夏菜產業關鍵環節產業鏈已逐步形成,呈現“以點帶面、串點成線”的產業布局。
。杭t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