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譜寫和諧發展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韋德占
甘南州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境內有藏、漢、回、蒙古等2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8.13萬人,占總人口的64.2%,藏族人口42.38萬人,占總人口的56.53%。
“民族工作大家做,民族團結一家親。”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始終守好民族團結生命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推進全州各項事業的總抓手,彰顯法治理念、加強社會治理,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經濟轉型,保障改善民生、維護人民利益,注重創建成效、夯實基層基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親相惜,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2017年,甘南州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州。目前,已有7個縣(市)、2個村、1個單位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創建工作進入全國、全省“第一方陣”。近5年來,受國家級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7個、模范個人5人,命名教育基地2個;省級表彰的模范集體14個、模范個人49人、示范區(單位)68個,命名教育基地5個,示范家庭33個;州、縣兩級累計命名示范區(單位)、家庭和個人約1100個。
民族團結進步凝聚強大發展合力
初秋時節,坐落于碌曲草原腹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尕秀村油菜花競相綻放,民族團結文化墻上一幅幅色彩鮮艷、主題鮮明的墻畫吸引著人們拍照合影。沿著村里的巷道踱步,仿佛走進了一幅民族風情的連環畫之中。
“民族團結文化墻不僅起到了美化村容的作用,更讓大家在輕松的環境下受到了教育。”村民旦知昂杰說,通過民族團結文化墻這種新穎、活潑的文化形式,增強了民族團結的吸引力,達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宣傳效果。
近年來,尕秀村黨支部始終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旗幟,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實現了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如今的尕秀村,是甘南州開發生態旅游、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的“樣板村”,不僅成為高原生態與草原風光完美結合的一塊瑰寶,更是游牧文化和現代文明相互交融、民族團結示范的一個范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九大工程”和“八進”活動,全面貫徹甘肅省“一廊一區一帶”行動方案,扎實推進“沿黃河—洮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升帶”行動,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積極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出了一條具有甘南特點、時代特征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甘南州各族群眾在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睦相處,共同書寫了各民族之間“誰也離不開誰”的生動篇章。
如期實現脫貧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咬定目標不放松、精準施策不動搖,上山下鄉抓脫貧、敢死拼命奔小康,全州于2019年提前一年整體脫貧摘帽。
甘南州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優勢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生態畜牧、特色種植等多元富民產業,著力在改善“品種”上謀出路、在提升“品質”上下功夫、在塑造“品牌”上求實效,積極探索具有“現代”方向引領、“高原”時空定位、“綠色”內在特質的新時代產業振興之路。
全州有16個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中國美麗鄉村百家范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榮譽稱號。甘南州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的成功經驗,描摹了鄉村振興的厚重底色。
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沿著蜿蜒迂回的木棧道,漫步于合作市加拉尕瑪村,只見錯落有致的藏式房屋被近處的薄云輕撫,平坦整潔的水泥路通向遠處的草原,一幅村美民富百業興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加拉尕瑪村始終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促進經濟穩步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各族人民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團結,各族群眾成為了不分彼此的“一家人”,村子呈現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甘南州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夯實可持續發展根基。堅持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發展之計、穩定之舉、改革之策、民生之道,縱深推進“環境革命”,成功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視線之內見不到垃圾”的目標。
此外,狠抓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先后有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甘南情歌》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打造縣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館”兩所,推進了民族團結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態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州共有8個村寨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8縣(市)均被列入民族貿易縣,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州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122家企業被國家民委確定為全國“百家壯大”民族貿易企業。實施了國家級非遺“唐卡”傳承人培訓、國家級非遺“拉伊”挖掘整理、甘南州特殊教育學校“民族文化長廊”建設等53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項目。
如今,甘南州將“五無甘南”創建行動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創建工作的新亮點、新品牌、新載體和新名片,在甘南州加快建成“生態大觀園、中華錦繡園、西北后花園、世界伊甸園”進程中發揮民族團結進步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