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所常見的黑帳篷用牦牛絨手工縫制而成,篷頂有隨意開閉的長方形天窗,既通風采光,又防雨雪。千百年來,牧民逐水草而居,一年當中在冬、夏季牧場來往遷徙,黑帳篷因攜帶方便,成為他們流動的家。

據有的文獻記載:連支撐帳篷的竿子,也有用牛皮做的:將耗牛皮剝下,割取沿脊背的一條,端直平放在沙子上,持太陽曬干,便硬直如鐵,用以代替木柱,斍撩駥づ裼兄厥獾母星,每逢盛夏之際,人們總要把自己的“家”維修一番,或添置新的帳篷,或替換帳篷繩索,或把帳篷來個里外翻面……在修好帳篷的那一天,還要舉行一次名為“帳宴”的小型慶;顒,屆時帳篷的主人會邀請自己的親戚、鄰居、盟友或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參加聚會。

瑪曲草原上星星點點的帳篷是牧民的居所。帳篷種類很多,除了黑牛毛帳篷外,白帳和花帳,白帳用純白布縫制,花賬,是在白帳上用青、藍布剪裁各種圖案,其款式仍基于牧區帳篷造型,多用于“香浪”等夏季節日。

瑪曲牧民的“家”是馱在牦牛背上的,因此,人們無論走到哪里,只需要把帳篷鋪開,將其四角的牛毛繩子系在釘入地下木樁上,然后再帳篷中穿入一梁,用兩根立柱支在梁下,一座高可及頸的“住房”即會很快建成。(拉毛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