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日道耀山位于迭部縣旺藏鄉高日村境內,距縣城68公里,垂直海拔高度4030米,因形狀酷似日本富士山而得名,被稱為“甘南小富士”。道耀山被當地人稱為女性神山,每年主要節慶日或在吉祥的日子里,當地藏族群眾都要來這里祭祀祈福,遇到干旱時都要到這里祭祀求雨。道耀山是白龍江上游的一座大型蓄水池,旺藏鄉境內的曲子河、崔古河、尼傲鄉境內的尖尼河都發源于此。當攀登道耀山,行走在風化的巖石堆上,你還會聽到山底發出的“咕咕”的流水聲。關于高日道耀山有著美麗的神話傳說,道耀神女年輕時非常貌美,當她長到十八歲出嫁年齡時,知道父母欲將她遠嫁心愛的科牙曼尕神山王子時,她滿心歡喜,激動萬分,開始精心梳妝打扮起來,不知不覺天已大亮。按當地藏族習俗,天亮之前出嫁姑娘必須到達婆家,否則視為不祥,婆家不會收留。因道耀神女錯過了出嫁時機,她也不愿離開曼尕神山王子,于是變成了現在的富士山與科牙曼尕神山遙遙相望,寄托彼此的思念之情,神女的相思淚水頓時化成了曲支、崔古、尖尼三股神泉,汩汩冒出,源遠流長,造福當地黎民百姓。




為了揭開道耀神山神秘的面紗,甘南多麥國際旅行社聯合迭部縣高日生態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21名登山愛好者,以當地4名青年群眾為向導,開展“探秘高日道耀山”活動。為了充分做好登山前的準備工作,登山隊員提前一天就進駐迭部縣高日生態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對登山前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扎實安排。8月21日,凌晨六點二十分天剛蒙蒙亮,登山隊員坐上三輛預先準備好的小轎車,向旺藏鄉高日卡村進發,沿著盤旋而上的水泥路,約莫行進25分鐘就到達了高日卡村。高日村委會下轄高日卡、年拉尼壩、曲子布卡3個村民小組,共124戶704人。高日卡藏寨地處高山頂上,四周十分寬闊,周圍都種上了綠油油的黨參等各種藥材。日出余暉間,堆滿糧草的麥場、踏板房錯落有致,一群群的蕨麻豬和牦牛被主人趕上了山......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也莫過于此。大約休整半個小時后,全體隊員改乘向導的摩托車和皮卡車,將飲用水和物品全部放到車上,向崎嶇的山路行進,七時四十分到達海拔2700米的甲拉谷,將東西全部卸下,輕東西由隊員們自帶,重東西留給向導背運。徒步半小時,攀登不算艱難,到達海拔2900米的谷牙露營地。給向導安排好午餐和晚餐后,隊員們自帶部分干糧和飲用水輕裝前進,五分鐘后到達吉義觀景臺,遙望道耀山,近在咫尺,穿過茂密的森林,九時到達海拔2900米的道耀谷,也就是道耀山腳下。仰望道耀山清晰可見,上山的路都是草坡地,不見森林,道路也變得陡峭起來,太陽光異常強烈,行走越來越艱難。隊員們經受著體力、耐力和毅力的嚴峻考驗,相互之間也不斷拉開了距離,初步拉成了四個小組,差距不斷拉大。攀登在最前面的是即將畢業和剛就業的大學生,他們信心十足,勇往直前;走在中間的二、三組,以婦女為主,長期的勞動鍛煉造就了她們強健的體魄;走在最后面的第四組里,有身重兩百多斤的楊輝民、大病初愈的楊玖瑪、高血壓患者九瑪次仁,他們不甘落后,拄著拐杖艱難攀行,汗水浸透的衣裳貼在脊背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地圖,額頭上滾下的汗水模糊了雙眼,但他們沒有一個退縮或說喪氣話的。十時三十分到達海拔3200米的道周臺,頓時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住了,山岡里到處堆滿了分化的巖石,石質特別堅硬,形狀平整,如同人工刀鑿一般,據說是制作磨盤的好材料。巖石一個緊挨著一個,有豎的、橫的、斜的,雜亂無章,行走在這樣的巖石堆上,爬行異常艱難,幾乎手腳并用,一不小心腿腳有滑入石縫的危險。攀上亂石岡,眼前是約五十公分高度、平整劃一、碧綠色的成片崖柏,偶有雪蓮花從中冒出來,清香撲鼻。繼續向山頂爬行,中午一時終于到達道耀頂峰,一股涼風撲面而來,似乎在歡迎遠方的客人。前行的隊員早已在煨桑臺前進行了煨桑祭拜儀式,燃火熊熊,香煙裊裊。四組隊員會合如同長征勝利會師,隊員們歡呼雀躍起來,爭相合影留念,在煨桑臺前拋灑風馬,磕頭祭拜,祈求家庭幸福安康,來年風調雨順。峰頂望遠,真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迭岷群峰盡收眼底,著名山峰措美峰、光蓋山、曼尕山、穆日山、莫老山等遙遙相對,藍天白云下,雄鷹展翅飛翔,綠草崖柏間,雪蓮花競相開放,牦牛群嬉戲其中,使人置身天堂,身臨仙境。



下山的路異常陡滑,行走困難,又饑又渴,但勝利攀登的喜悅和收獲使大家忘記了疲勞,忘記了一天的艱辛,一路上充滿了歡聲笑語。行走三個小時就到達了谷牙露營地,比上山攀登提前了一個小時。向導們早已架起了三灶石,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在落日余暉中,年輕姑娘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大家端起醇香的青稞酒,吃著開鍋的蕨麻豬 風干臘肉和新鮮羊肉,還有牦牛肉手工面,心情無比自豪和興奮。在合影留念中“探秘高日道耀山”活動漸漸拉下了帷幕。
|